“活体盲盒”不能再“盲”下去了 |
近年来,能带来随机体验的盲盒成为市场“爆款”,不少行业纷纷推出盲盒产品,如玩偶盲盒、图书盲盒、美妆盲盒,现在连活体动物盲盒也有了。然而,相比其他盲盒产品,活体盲盒存在很大的健康和安全风险。由于缺乏检疫,消费者很可能收到带病带菌的小动物,在不退换的霸王条款下,不仅维权难,还会埋下卫生防疫、动物死亡与人员被咬等风险。正如消费者所言,揭开盒盖的那一瞬间,惊喜与惊吓都有可能。 中消协认为,无论盲盒是按照正品销售还是附属品销售,盲盒本身都是商品,经营者都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这就是说,即便网购平台允许活体盲盒售卖,但这种营销模式也需纳入监管,不能任其“瞎搞”。 从寄递角度来说,根据邮政法实施细则,快递公司明令禁止运送活体动物。然而消费者网购后却往往都能成功收到卖家寄送来的活体小动物,这说明现实中收寄包裹,包括执行验视等制度,还存在违规行为。 而存在上述违规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因缺乏监管造成的。不仅邮政法实施细则缺乏明确的处罚规定,去年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也缺乏对快递企业违规寄送活物的处罚细则。法律法规威慑不足,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惩戒力度不大,加之网购平台没有很好地履行对售卖活体动物网店的审核与管理责任,以及部分快递网点收寄、验视守法不严,使得一些网店基于利益驱使,敢于以快递寄送活体盲盒。 活体盲盒乱象频发,显然不能让其继续“盲”下去。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规,细化监管部门以及网购平台、快递公司的责任,从源头上遏制网售、寄递活物行为;另一方面,要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倒逼快递网点落实好实名、验视等制度,严防商家通过不当手段寄递活体盲盒。当然,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活体动物物流方式,也须明确可寄递名录或禁运名录及卫生检疫要求,规范配送中对活体动物的保护措施,以满足市场需要。付 彪 |